
现代教育技术
主编:黄威荣 刘斌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8-4830-9
出版/修订日期:2023年8月
第2章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内涵
第4章智能化教与学设备
第6章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工具软件应用
第8章信息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被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行业,也推动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并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决策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深层次的渗透,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与创新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帮助师范生和教学人员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为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工作和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积累,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师范生及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目标,我们编写了本书。
在内容层次和结构安排上,本书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特点,从总论、环境、资源、设计、发展五个维度进行构建,全书共分为九章,既涵盖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成果,又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近发展,既突出理论基础知识的呈现,又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引导,并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时代的发展性
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大容量,数字化、更深层次的综合化、智能化、个性化趋势的发展,掀起了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一轮变革。要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变化、满足时代要求的目标,选择了既涵盖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成果,又反映教育改革发展联系紧密的内容,用现代化的思想去影响学习者,使之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达到价值引领、技术育人的宗旨,让具有不同潜质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
二、体现成果的创新性
在篇章结构上充分吸收同类教材的优点,采用单元结构、内容主题的体例,按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应用的脉络形成基本线索,使各内容主题之间能够有效地整合。内容选用上,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既考虑内容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相适应,又努力反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新成果,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知识结构的调整、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技术素养扎实、思维品质良好、职业信念坚定、勇于开拓创新的综合型人才,达到技术赋能教育的育人目的。
三、体现内容的适读性
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终极目标,编写本教材是为了让学习者更新教学中的技术应用理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引导学习者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技术观和信息观。因此,我们力图呈现通俗适读、丰富实用的学习材料,使编写的内容能成为教师教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有效资源,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学生启迪思维、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有效资料,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本书由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威荣副教授和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刘斌教授联合编著,其他参加编写的人员主要有李高祥、冉怀敏、李顺美、陈春映、吴青青、何玲、王军、曾云雪、杨娇、蹇孝玉、余飞翼、杨晓娟、黄传旭、何丽、郝羽秋、魏雪飞、李宣、吴娇、付成玉、吴洁等,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刘军教授、陈俊教授、卓毅教授、张妮博士、黄琰博士、朱毅副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书中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本专业领域的大量著作、论文和网络资源中的部分内容;本书策划刘卫银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在此,向所有帮助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