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职教材 >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主编:龙景云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ISBN:978-7-5493-8447-1

出版/修订日期:2019年3月

¥45
图书目录 图书简介

目录

 

项目一 把握幼儿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1

任务 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与基本特征..........................1

任务 了解幼儿游戏的结构与分类..........................5

任务三 把握幼儿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13

 

项目二 贯彻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的理念................... 27

任务 认识幼儿游戏在幼儿园教育的地位演变.....................27 

任务 理解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34

任务 学会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融合..........................42

 

项目三 为幼儿创设安全有效的幼儿园游戏环境........................53

任务 把握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53

任务 为幼儿创设安全有效的室内外游戏场地......................59

任务 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70

 

项目四 提供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游戏材料..........................78

任务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配置..........................78

任务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86

任务 幼儿园自制游戏材料的设计与指导..........................96

 

项目五 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的创造性游戏..........................104

任务 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104

任务 组织与指导建构游戏..........................112

任务 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124

 

项目六 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的规则性游戏..........................140

任务 组织与指导体育游戏..........................140 

任务 组织与指导音乐游戏..........................154

任务 组织与指导智力游戏..........................164

 

项目七 对幼儿园游戏进行科学观察与评价..........................178

任务 对幼儿园游戏进行科学观察..........................178

任务 对幼儿园游戏进行科学评价..........................197

 

参考文献..........................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材作为教育目标、 理念、 内容、 方法、 规律的集中体现, 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 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 《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言: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最佳途径。 古往今来, 孩子们都着迷于游戏, 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 天真无邪、 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 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 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比如孩子们对种类繁多、 质地多样、 可随意变换、 反复创建的积木、 积塑、 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 他们能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 (排列、 组合、 接插、 镶嵌、 拼搭、 垒高、 穿套、 编织、 黏合等) 的过程中, 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 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 成功感。 通过游戏, 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主观体验, 发展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们在协商、 谦让、 交换的游戏氛围中, 学会分享与合作, 尝试开拓与创新, 体验成功与挫折, 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孩子们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然而, 当我们在观察幼儿园开展各种游戏的现状时, 发现一些幼儿园的游戏流于形式化, 没有使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比如时间上安排不够充分, 玩具的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 一些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 仅仅把游戏当作调剂品来使用。 再比如一些幼儿园虽然配置了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 可在选择时却忽视了孩子们认知的需要, 忽视孩子们的年龄差异; 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成长的需要, 玩具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孩子们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作用。 一种玩具从小班玩到大班, 孩子们的积极性、 创造性还有多少呢?再就是许多教师指导游戏不当, 甚至不知道指导游戏应当从何入手。 有的教师对游戏的认识不够, 没有充分重视游戏对孩子们发展的重大教育价值, 从而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现代教育一直倡导,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 也是孩子们最显著的特色之一,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 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 是孩子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是孩子们获得快乐的原动力。 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 是儿童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因此, 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组织者、 指导者的教师应该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指导策略。

游戏到底有怎样的功效? 游戏可能较适合小班的教育, 难道到了大班依然让孩子尽情地游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如何做到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中孩子能真正学到些什么呢? 长期以来, 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探索。 游戏该不该还给孩子? 游戏如何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 “游戏活动” 到底需不需要教师组织? “游戏活动” 如何组织? 这些问题依旧是现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困扰。

为了更好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同时为贯彻落实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中提出的 “以人为本、 实践取向、 终身学习” 的理念, 有效推动幼儿保育专业不断发展,结合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的有关要求,深入进行课程改革。 我们特成立教材编写组对幼儿保育专业课程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进行教材建设。

本教材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同行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体现出以下思路:

1. 突出体现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基于工作对象 (幼儿) 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工作岗位要求, 结合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设计课程内容。

2. 体现课程理论的应用价值。 课程内容建构采取 PBL 模式建构课程内容。

3. 在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 初步以基本理论为依托, 构建课堂学习、 讨论、 基地实习的实践体系, 结合幼儿园游戏活动实际的观摩和调查等, 引导学生及时将幼儿游戏理论运用于实践,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扎实,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教育观、 游戏观。

4.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 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 发展规律、 教育价值, 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 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 原则, 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 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 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5. 体现较强的实用性。 对一线教师来说, 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 本书针对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 表演游戏、 建构游戏以及规则游戏的开展, 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

本教材是由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龙景云、 徐之泓、 庞泰梅、 张冬瑞、 贾坤颖、于帅琦,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艳霞, 大庆教师进修学院肖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赵飞九位教师合作完成。 教材由龙景云制订写作提纲、 写作意图与要求, 经过反复研讨, 最终形成写作框架。 各部分作者分别为: 项目一, 肖杰; 项目二, 龙景云; 项目三,庞泰梅; 项目四, 于帅琦; 项目五的任务一、 项目六的任务二, 徐之泓; 项目五的任务二,周艳霞; 项目五的任务三, 贾坤颖; 项目六的任务一、 任务三, 赵飞; 项目七, 张冬瑞。全书由龙景云统稿。

本教材内容丰富, 兼顾理论与实践, 操作性强, 既适合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使用, 也可作学前教育相关专业以及幼儿园在职教师进修培训教材。

微课视频

0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广州书联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广州书联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57471号-1

加微信

扫一扫,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