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文写作
主编:周大山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4925-4
出版/修订日期:2014年8月
育人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使其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使其具备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锐意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是对文化育人仍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相对滞后,职业化转型进展缓慢,越来越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理念出发,围绕“公共基础课的职业化转型”,本教材进行大胆尝试:探索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职业特点,营造浓厚的职场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是一套真正体现职教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基础能力的格式化、模式化应用文写作教材。首先,情景故事和例文以真实职场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职场,体验职业生活。其次,教材的内容设计和组织应用了“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理念,将具体的职场工作(任务教学)与应用文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相结合,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文书写作的过程为基点,使应用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此外,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最基础的听说读写开始抓起,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即在注重培养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引入思维能力训练。例如,在“项目实施必备知识”中强调对文种的理解分析、对写作知识的归纳,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学生应用文写作无从下笔、逻辑不清的根本问题。“项目拓展指南针”是对与项目任务有关文种其他类型的补充。“模拟演练”对学生获得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最终,学生的思考习惯、逻辑思维、综合分析等能力得以全面提高。二、教材结构本教材立足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突出工作情境、工作流程和校园生活实际写作要求,变知识呈现体系为实操实练体系,强调能力获取,优化训练过程,是一本可读性、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学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加强职业认知和对未来职场的适应能力。本教材涵盖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所需掌握的基本文种,并根据实际需求,分会读、会说、会写三个能力要求,层次明确,容量适中,内容实用。全书由七部分构成,每部分由“项目任务”、“项目实施必备知识”、“项目拓展指南针”、“模拟演练”构成。在“项目实施必备知识”中又分为多个任务,需要学生自学后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作业。这种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学生学习全书,如同漫游职场,理解文书作用于无形,灵活运用写作知识。